

哪些寶寶要進行智力檢查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6-18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
隨著年齡的增長,有的小朋友注意力很集中,成績優秀;有的小朋友則經常走神、學習效率很低。
為什么會這樣呢?
我在多年的門診經歷中發現:
除了ADHD(多動癥)、自閉譜系障礙(ASD)等病癥的影響,單純的注意力不集中,很大程度是我們家長的“好心”一步一步毀掉的。
接下來,我們通過5個很常見的情境,給家長們仔細分析一下。
這些“愛子”行為正在慢慢破壞孩子注意力
1. 急性子
焦慮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。
急性子的家長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情緒,孩子也變得遇事易急躁不安、不能冷靜下來專注于解決問題。
場景1:孩子正在做手工
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,做手工也不會完全按照說明書來。
家長眼看做的不一樣,急忙奪過來說:“哎呀不是這樣的,快看看我怎么做的。”
本來孩子正在專心致志按自己想法做,結果被家長一打擾,就喪失了興趣,去玩別的了。
2.過分熱情
過分熱情不僅會讓孩子變得缺乏主見,感到茫然,也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。
場景2:孩子在游樂園玩得正開心
家長時不時地要把孩子拉過來噓寒問暖:
“怎么樣渴不渴,來喝點水”、“累不累,休息一下吧。”
3.過度保護、經常制止
當孩子淘氣、或做事不如自己所愿時,很多家長就會對孩子大加指責,嘮叨。
場景3:孩子想玩剪紙
“這個很危險,剪到手怎么辦”、“讓你玩積木,不是讓你玩剪刀,聽話啊。”
過度保護、經常制止這兩種方式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情緒化:緊張、自信心受挫、厭煩、抵觸……所以做事的時候難以集中精神。
4. 以愛之名的強迫
場景4: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
鋼琴能讓人靜下來,讓孩子學鋼琴吧
象棋能鍛煉思維能力,讓孩子學象棋吧
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,無論這些才藝有多好,一個不能吸引孩子的項目,怎么可能讓孩子把注意力傾注在上面。
這分享一下不同年齡階段注意力的集中時間:
5. 給孩子過分的“自由”
很多家長因溺愛孩子或是比較忙,就放任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。
場景5:電子產品隨便玩
放學回家就呆在電視機前,一坐就是幾個小時;
玩起平板、手機沒有節制,對其他事情提不起興趣。
電子產品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,加上缺乏正確的約束和引導,會對孩子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頁面版權所有 泉州市啟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 閩ICP備2021016686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泉州